開放銀行夯!金融科技應用新挑戰

銀行將打開封閉已久的門戶,迎向開放時代?(圖片來源:freepik)
金融監管對銀行業極其重要,因此像是用戶在開戶時,所需具備的文件、資料審查時會有相對嚴格的要求,安全性也會相對的高;在辦理其他金融業務或是政府機構服務時,若是能將已有銀行帳戶的認證結果,導入在這些服務的認證系統上,一來可以省去認證與被認證雙重的麻煩,二來也可以串接銀行與其他第三方機構的資料庫,達到資訊規模經濟。
瑞典的一些銀行和手機廠商在2003年合資成立BankID這項電子憑證,自此之後,用戶就不需要使用新平台時,管理不同的帳號密碼,身份認證也會因此加速。舉例而言,用戶在A銀行申請的BankID,也可以在B銀行登入網銀使用;瑞典當地的銀行轉帳系統App,Swish,你可以用BankID做身份驗證,輸入預匯款者的手機號碼,系統即刻把錢匯到對方戶頭,程式也不需紀錄雙方的銀號帳戶;預約醫院掛號,用BankID就能確認病人資訊,還可以從不同醫院調閱病例,資料庫連線零時差。
“這種金融機構對外開放其認證方式,供第三方使用的過程,就是開放銀行應用的實例。”
什麼是開放銀行?
什麼Open Banking?簡單來說,這是一場銀行與金融科技公司攜手共創未來的趨勢。銀行透過開放式的應用程式介面(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API),共享其銀行的金融服務(產品、服務、技術、消費者財務狀況等資訊)給這些第三方金融科技公司,讓其創造出更多經濟價值。對於這些第三方公司而言,若是著重於發展金融業務,則他們將和龐大的銀行生態為敵,銀行開放API反而是雙贏的局面,他們不必再花時間和成本在搜集使用者金融使用資訊,反而能將資源投入在創新科技上,銀行也能透過共享經濟,得到客人使用新服務時的習慣和更多資訊,藉此找尋潛在商機。
什麼是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數位時代》你不能不認識API文中,解釋API是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應用程式介面)的縮寫,藉由標準化的資料交換格式,因著不同的開放模式,一方面讓企業內部、與合作夥伴之間流通資料更方便。另一方面,對外全面開放API後,第三方開發者得以更方便地取得企業內部的資料,藉此開發更多新應用,回饋企業本身。舉例來說,你喜歡某個痞客邦上部落客的美食文章,你可以在上面看到餐廳的地圖位置,也可以藉由網站內嵌的分享按鈕,將文章分享到你的臉書上,這就是痞客邦導入facebook API和google API的應用。
開放銀行的兩大特徵:
標準化
這些金融科技在使用銀行提供的核心服務時,因為API的資料交換方式是標準統一的,所以對於雙方來說,彼此的資料都能互相採用、分析。
規模化
為求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綜效」,金融API的跨領域使用將帶動更多潛在的消費者使用服務,間接擴大銀行的數據庫規模。
開放銀行實例:
日本
日本的瑞穗銀行(Mizuho Bank)透過物聯網通訊平台新創公司Soracom,串接自家API於多種智能物聯網裝置,像是穿戴式裝置、智能家電、電動汽車等,並獲得使用者資訊作為KYC資料(Know Your Customer),並彙整到內部客戶關係管理系統(CRM)強化自評機制,而外部這些物聯網裝置也能取得資訊,作為稽核追蹤之用。

日本瑞穗銀行是當第三大銀行之一(圖片來源:瑞穗官網截圖)
斯里蘭卡
1999年在斯里蘭卡可倫坡發跡的國家信用銀行(Nations Trust Bank)發展迅速,曾經在2017年初銀行內部郵件系統授權處即將到期的狀態,僅僅花了六週就將系統移轉到Microsoft 365雲端服務上;國家信用銀行最近開放了其金融API平台給第三方公司使用,首先應用的就是當地前三大連鎖零售商Keells Super,其結合FriMi(國家信用銀行的行動銀行App)銀行帳戶和自家POS機的客人消費資訊,FriMi的用戶可以透過App在購物時直接在銀行帳戶扣款,不再需要經由信用卡的認證機構驗證、清算,減少交易成本。

國家信用銀行提供多種API串連服務(圖片來源:Nations Trust Bank官網截圖)
台灣
開發金旗下的凱基銀行,在去年11月開放了自家研發的開放式API服務「KGI inside」將金融服務元件化,例如生活繳費、身份控管、大數據、線上申辦等模組件;記帳App「CW Money」針對用戶忘記繳費的痛點,結合KGI inside,讓繳費自動記帳化,提升用戶體驗;餐廳POS系統公司「iCHEF資廚」利用KGI inside大數據模組分析運用,預測營運狀況並給予建議,凱基銀行也間接掌握餐廳的營運狀況,作為是否提供金融借貸服務的依據,為其找出潛在客戶。

凱基銀行首先為國內開放銀行實務打頭陣(圖片來源:凱基銀行官網截圖)
對年輕新世代而言,單純使用單一銀行服務已非趨勢,人們傾向多元服務,從需要的服務中各取所需,勢必銀行彼此間和金融科技公司之間的相互共生,才有能力在這激烈金融競爭浪潮中站住腳。(陳慶安)
參考網站:
- 維基百科
- 開放銀行業務要領:你需要知道甚麼
- 【2018關鍵趨勢5:金融Open API】歐洲帶頭「開放」銀行大門,Open API成銀行數位轉型新關鍵
- 【開放銀行來了】解放銀行資料只是第一步,開放API能將金融服務深入年輕世代的生活
- 台灣應逐步開放「開放銀行服務」
- 金融開放API 與第三方產業共謀雙贏局面
- 瑞典以公共服務為概念的 Fintech 平台:BankID
- 瑞穗銀行與軟銀合推新融資服務 利用人工智慧審核使用者融資額度
- 【臺灣開放銀行API實例:凱基銀行KGI inside】凱基為何搶先開放API?決心找出年輕人心中的數位金融新應用
- NATIONS TRUST BANK LAUNCHES THEIR OPEN API BANKING PLATFORM
標籤: api, bank, bank4.0, open bank, open banking, 開放銀行
Comment ( 1 )
Have Something To S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