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趋势大盘点 新创焦点不漏接
因為新冠疫情、不平衡的經濟復甦,以及地緣政治動盪等因素的交互作用,2021這一年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必然會成為特別難以預測的一年。本文盤點了《經濟學人》、《Inc.》、國際研調機構顧能(Gartner)、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多家權威觀察,找出新創焦點,為讀者指引出更加明確的趨勢與方向。
因為新冠疫情、不平衡的經濟復甦,以及地緣政治動盪等因素的交互作用,2021這一年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必然會成為特別難以預測的一年。本文盤點了《經濟學人》、《Inc.》、國際研調機構顧能(Gartner)、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多家權威觀察,找出新創焦點,為讀者指引出更加明確的趨勢與方向。
自駕新創技術公司Nuro,宣布成第一家在加州境內以自駕技術投入商用的業者,未來將提供自駕車外送服務。
根據衛福部統計,截至108年止,國人服用抗憂鬱藥物達到139萬人,這也顯示憂鬱症成為繼心血管疾病外,另一項需要被重視的議題。Alphabet旗下的X實驗室,於日前公布了一項實驗專案Project Amber,希望透過人工智慧技術來檢測人們的心理健康狀況。
日本政府於2020年7月開始執行限塑政策後,發生多起「塑膠袋霸凌(レジハラスメント)」事件,這考驗著便利商店業者在面對政策推廣時,如何順勢而為?如何重新規劃自身的服務流程?使顧客與門市人員能在減塑的陣痛期間,減輕一分雙方的壓力,甚至獲利。本文分享日本全家與Lawson如何落實減塑的創新作法。
近期中美貿易戰越演越烈,以及臉書等其他業者欲分食該市場,TikTok不僅將面臨遭到美國政府強制下架的風險,更得應付來自臉書旗下產品Instagram Reels的競爭壓力,未來美國使用者可能要努力戒掉TikTok成癮症。
11家保險公司與壽險公會組成的「保險業理賠聯盟鏈」,在今天7月1日正式上線,預計將試辦六個月,保險體驗將產生那些改變?本文帶你一次看懂。
為了緩解受到疫情關係導致的經濟影響,政府推出振興三倍券來刺激經濟,讓一千變三千,以帶動更多的消費,而許多業者也順勢推出回饋方案,期望吸引更多消費者。振興三倍券於7月1日開放預購登記,分為紙本、數位兩種方式供消費者選擇,並於12月31日前使用完畢。
隨著人口老化日益嚴重,台灣失智症患者也大幅攀升,依據台灣失智症協會統計目前全台已有27萬失智人口,據估計,目前全世界約有 4230 萬失智症患者,每年新增 980 萬個案,相當於每三秒鐘新增一人。而曾經照顧過失智患者的人,便知曉這工作一點也不輕鬆,這裡將介紹多款輔助商品,可有效降低患者走失、跌倒,並可尋求協助與救援。
天氣逐漸炎熱,出門就想搭計程車吹冷氣。為了促進台灣無現金支付交通生活更加速發展,台灣大車隊推出多元數位支付服務來因應未來趨勢。除了讓消費者可以有說走就走的旅程,更是可以依照每個人的付款喜好方式,不需要帶錢包或是沒有足夠的零錢都可以透過線上支付立刻完成付款。